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众所周知,剪纸艺术在当下的中国随处可见,最常见有新人结婚的“囍”字,还有在乡村窗户上贴的窗花。作为中国民间民俗中一种优秀的手工艺,剪纸还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一、什么是剪纸?

中国剪纸,又叫刻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赓续的视觉形象和造型格式,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信息,表达了广大民众的社会认识、道德观念、实践经验、生活理想和审美情趣,具有认知、教化、表意、抒情、娱乐、交往等多重社会价值。

2009年,中国剪纸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0年来,该项目在调查研究、传承普及、人才培养、宣传展示、文旅研学融合等方面取得诸多积极成果,剪纸艺术在国内外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项目存续力显著增强。

二、剪纸的起源

关于剪纸的由来,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了萌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如以雕、镂、剔、刻、剪的技法在金箔、皮革、绢帛,甚至在树叶上剪刻纹样。这是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

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汉代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和发展,最开始的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我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不会象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

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这也可能是后来人们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发现我国最早且有据可查的剪纸作品——五幅北朝团花剪纸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直到东汉时期,随着造纸术的革新和普及,这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和剪纸艺术。

关于剪纸起源,还有不少耐人寻味的故事,而最经典的一个,便是“武帝思妃”。

相传,汉武帝有一宠妃李夫人,她是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宠爱的妃子。可惜红颜薄命,入宫没几年,李夫人便香消玉殒,这对于武帝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李氏去世后,武帝每日寝食难安,此时却有一名术士自荐,有一种方法能让李夫人回魂与武帝相见,但前提是武帝需应允只能隔着帷帐相见,否则会把夫人“吓走”。

神奇的是,当晚在术士的操控下,隔着帷帐幽幽烛光摇曳,一个熟悉、姣好的身影真的缓缓走来,时走时行,武帝十分悲切,正当武帝意图上前挽留,帐中身影却悄然消失。武帝瞬间落泪。

实则上,术士并无“招魂”之法,只是借助帷帐与烛光上演了一场“纸影戏”,这也是剪纸最早期的表现方式,但在纸未普及之前,剪纸无从而谈。

到了公元105年,蔡伦改进和推广前人的经验开始大量造纸,这种镂花形式因找到了更易普及的材料从而诞生了剪纸艺术。

《搜神传》中记录这段“武帝思妃”传闻:“是耶?非耶?而立望之,偏。娜娜何冉冉其来迟!”

三、剪纸的发展

战国剪纸历史(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1、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2、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 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历史的前身。

北朝剪纸历史(公元386一534年):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南北朝对马团花、南北朝对猴团花、南北朝金银团花、南北朝菊花团花、南北朝八用形团花。

唐代剪纸历史(公元618一907年)唐代已将剪纸图案应用于其它工艺方面:

1、1963年一1965年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人胜”剪纸。

2、1973年西安出土的皮革帽子,图案是镂空花样。

3、自汉至唐现了一种金银镶嵌技术工艺,是将刻镂的金银箔粘贴在漆器或铜镜的背面,经填漆磨干,在漆地上显出金光灿烂的花纹。河南省郑州出土的唐代金银平脱镜(直径36.2cm) 4、现藏于日本正仓院唐代的“人胜”刻金箔。

5、1951年湖南省长沙出土的汉代金箔刻花图样。

宋代剪纸历史(公元960一1279年)

宋代关于剪纸的记载就很多了。有的将剪纸作为礼品的点缀,有的贴在窗上,有的装饰灯彩,还有的剪成所谓“龙虎”之类。在南宋时期,已出现了以此为职业的艺人,有的善剪“诸家书字,有的专剪“诸色花样”。这时,皮影盛行,雕镂皮影的材料,除了动物的皮外,也有用厚纸制作的。

明代剪纸历史(公元1368一1644年)

明代的夹纱灯是很有名的。它是将剪纸夹在纱中。用烛光映出花纹,这是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又一应用,现在人们叫它“走马灯”。

清代剪纸历史(公元1644一1911年)

剪纸流传下来的很少,北京故宫博物院坤宁宫,室内顶棚和宫室两旁过道壁间均用白纸衬托出黑色龙凤双喜的剪纸图样。

近现代(公元1840年–至今)

20世纪40年代,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剪纸开始出现。1942年,毛泽东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方针。此后,延安鲁艺的艺术家陈叔亮、张仃、力群、古元、夏风等人开始学习当地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民间剪纸,对民间剪纸进行了搜集、发掘、整理和研究,并创作出了一大批反映边区人民生产、生活、战斗的新剪纸。

作品运用了民间传统的样式,描写了抗日战争和边区建设的新内容。它推动了群众性剪纸的创作和发展,使传统的民间剪纸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944年,在陕甘宁边区还首次展出了西北地区的民间新剪纸作品,为新中国成立后剪纸艺术的发展拉开了序幕。可以说延安的剪纸开创了中国剪纸的新纪元。

新中国成立后,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文艺方针的指导下,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表现社会主义新人新事的新剪纸,开拓了剪纸创作的道路,也丰富了中国民间装饰美术的形式和内容。在新剪纸的创作中除了表现各行各业新气象的剪纸外,儿童、体育、杂技、歌舞等也成为剪纸最常见的题材。

四、剪纸的技法和分类

剪纸需要用剪刀在纸上剪出图案,由于图案展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阳剪”、“阴剪”跟“阴阳剪”

阳剪

阳剪就是用线来呈现图案,剪掉其他的地方,每一部分是连在一起的,镂空的部分为背景,突出图案的质感。

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阳剪,阳刻技法剪纸作品

阴剪

阴剪与阳剪相反,镂空的部分作为图案,背景宏大,图案精巧。

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阴剪,阴刻技法剪纸作品

阴阳剪

阴阳剪纸最早叫全影剪纸,由剪纸艺术家卢柳青所创,卢柳青在1991年的“中华百绝”博览会上面首次展示。

阴阳剪就是在一张纸上同时剪出两幅作品,一阴一阳,而且两幅作品走线完全一样,对于作者的水平有着极高的要求。

阴阳剪纸成功的将剪纸的艺术水平得以升华,因为剪纸是可以大量复制的,阴阳剪纸每一对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具有非常高的收藏价值。

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阴阳剪纸作品

剪纸作品在发展中逐步延伸出多种形式和分类,大的分类可以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其中彩色剪纸又分为点色、分色、衬色和填色等多个分类,下面逐一介绍各个分类。

单色剪纸

单色剪纸是剪纸中最基本的形式,由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各种颜色剪成,主要用于窗花装饰和刺绣的底样。单色剪纸主要有阴刻、阳刻、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

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单色剪纸

点色剪纸

点色剪纸起源于明清时期的纸扎艺术,主要用于祭奠、太平纸龙等纸扎装饰,作品形式多样。点色剪纸的制作是采用阴刻为主、阳刻为辅的技法,采用薄薄的白色生宣纸,用独特的刻刀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再根据不同场景点染各种色彩的,也有直接以金银纸和色彩纸剪刻镂空套拼而成图案的。

苍南点色剪纸最为有名,苍南剪纸艺术由简入繁,从粗到细,剪、刻技艺日臻成熟和完美,其表现形式有单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镂金托色剪纸等。点色剪纸的主要载体有礼品册、画框、画轴、台挂历、宫灯、扇面等。2006年苍南县又成立了“点色剪纸中心”,开发各类剪纸工艺品,并取得成效,产品远销美国、日本和台湾地区。2009年列入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入选项目。

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点色剪纸

分色剪纸

同一画面中,用不同色纸剪出不同物象的剪纸。如鸳鸯戏水,鸳鸯为红色,水为绿色。这类剪纸,常见于浙江、山东沿海一带。其剪、刻方法,多是把各种所需的色纸叠在一起,按画稿剪、刻出来,然后根据构图与分色的需要组合画面。色彩不能过多,以两色、三色为宜。色彩的配置,要充分考虑到构图中各种物象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另有一种是将剪纸分成主纹和底纹,两者交错重叠,一般底纹只起衬托的作用。

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分色剪纸

衬色剪纸

衬色剪纸是先用单色剪纸的方法剪出图案纹样,以阴刻技法为主,然后在作品下衬以深红或深蓝等彩色纸张,以呈现黑白对比,或者红白鲜明的效果。

主要有两种表现方式:

一是在一张单色剪纸的背面按画面的需要衬以几何形的色纸,主要依靠色彩的对比、平衡和线条的呼应来烘托画面的气氛;

二是将主题相同而色彩不同的剪纸粘贴在一张纸上。衬色时注意不要选用与主体形象颜色过于接近的色纸。有些是用金、银箔等材料衬,能得到富丽堂皇的装饰效果。

剪纸的由来(一起了解下入选非遗的传统文化)

衬色剪纸

五、剪纸的意义

民间剪纸善于把多种物象组合在一起,并产生出理想中的美好结果。无论用一个或多个形象组合,皆是“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而不是根据客观的自然形态来造型,同时,又善于用比兴的手法创造出来多种吉祥物,把约定成俗的形象组合起来表达自己的心理。追求吉祥的喻意成为意象组合的最终目的之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现在做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真的可以去了解一下蔚县民艺工艺品,了解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剪纸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纳福迎祥

民间剪纸之所以能够得以长久广泛的流传,纳福迎祥的表现功能是其主要原因。地域的封闭和文化的局限,以及自然灾害等逆境的侵扰,激发了人们对美满幸福生活的渴求。人们祈求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健康长寿、万事如意,这种朴素的愿望,便借托剪纸传达出来。

二、祈求生命

剪纸的创作者对待富足与幸福,总是怀有着坚定乐观的信念,绵延不断的希望,剪纸正是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理想的外在呈现。民间剪纸将这些吉祥寓意融入到各种民族事项活动中,来满足广大民众精神心理上的需要,以扶持人类的生存,充实人类的生活。

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民间剪纸的表现语言不是简单的平铺直叙,而是托物寄语,借用那些约定成俗的观念化形象,来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吉祥幸福的期盼。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345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